
宝钗斗败林黛玉,入主怡红院,堂堂侯门千金贵女合法配资开户,为啥敌不过商户之女?
红楼中经典的斗诗名场面:宝钗、黛玉、宝玉,三人斗诗螃蟹吟,竟是一场生死绝杀!
红楼里的诗歌能杀人,你可敢信?
晴雯死后被挫骨扬灰,埋入乱葬岗,你知道吗?她影射的正是黛玉的下场!

黛玉和晴雯,到底犯了何等大罪?黛玉的螃蟹诗,看完你也瑟瑟发抖!
诗魁:夺庙堂之主第37、38回,大观园连办三场:在螃蟹吟前,还有海棠社,和菊花对。
海棠社的诗魁,是宝钗。
宝钗夺得诗魁,有个细节,颇耐人寻味:
海棠社,在场的有探春、宝钗、黛玉三人作了诗。
探春和宝钗作完,原文写道:
“大家看了,宝玉说探春的好,李纨才要推宝钗这诗有身份,因又催黛玉(作诗)。”
请记住李纨的表现:
1、李纨秒驳宝玉。

宝玉说探春的好,李纨的反应很快,立马就推宝钗的诗有身份。
2、催黛玉。
李纨推宝钗这句话,她说出口了吗?
没有!
为啥没说出口?因为黛玉还没作诗啊!
让宝钗比过探春,根本就不是李纨的目的,她的目的,是要让宝钗压过黛玉啊!
黛玉的诗,众人的反应,非常精彩:
看完前两句,宝玉先喝彩:“从何处想来!”
看完第三、第四句,是众人喝彩:
“众人看了,也都不禁叫好,说:‘果然比别人又是一样心肠。’”
看完全诗,在场诸芳其实已经评出诗魁:
“众人看了,都道是这首为上。”
然而,李纨再次力挽狂澜:“若论风流别致,自是这首;若论含蓄浑厚,终让蘅稿(宝钗别称)”
宝玉不服,李纨竟然搞起独裁:
“原是依我评论,不与你相干。再有多说者必罚。”

呵呵,诗歌平掌,本是公论,李纨竟然搞起来一言堂!
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?意味着红楼天下大乱!
菊花剑:我花开罢百花杀宝玉在吃完螃蟹后,奋勇写一首螃蟹诗,怼的就是李纨,兼宝钗。
“……饕餮王孙应有酒,横行公子却无肠。脐间积冷馋忘忌,脂上沾腥洗尚香。原为世人美口腹,坡仙曾笑一生忙。”
1、饕餮是食人兽。
饕餮是山海经中的贪吃兽。《吕氏春秋》中说,饕餮有首无身,吃人无法下咽。

宝玉的螃蟹诗里,讽刺的是为贪吃鬼,为了口腹,忘记腥臭,以臭为香。
他讽刺的是谁?
2、无肠者。
宝玉笔下的螃蟹,是无肠公子,“无肠”,意为“无心肠”。
没有心肠的人,把宝钗当诗魁,忘记腥臭,只为口腹,她是谁?
是李纨啊,还有宝钗!
谁说宝玉无风骨,这首螃蟹诗,抡起大刀,直砍宝钗和李纨。
然而,宝玉的勇,在黛玉面前,根本不值一提。且看黛玉的诗,写了啥?
“铁甲长矛死未忘,堆盘色相喜先尝。
鳌封嫩玉双双满,壳凸红脂块块香。
多肉更怜卿八足,助情谁劝我千觞?
对斟佳品酬佳节,桂带清风菊带霜。
黛玉的诗,到底有多恐怖,潇湘妃子,到底有多敢说?

1、铁甲长矛死未忘。
“铁甲长矛”本意是指螃蟹的钳子,螃蟹即便有铁甲长矛,吃它者死!
但是宝钗和李纨,冒死还要吃它。
2、菊花杀。
诗的中间几句,讽刺的是宝钗和李纨,为吃螃蟹,以酒麻痹,醉生忘死的丑态。
可怕的是最后一句:“桂带清风菊带霜”。
桂花是富贵之花,意为宝钗、李纨享受桂花之清风的时候,带霜菊花等着她们。
菊花是花中高士,风骨凛然。
而带霜菊花,则出自黄巢在《不第后赋菊》,诗中写道:
“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。
冲天香阵透长安,满城尽带黄金甲。”
“满城尽带黄金甲”,是什么意思?看过电影的都知道吧?

黄巢揭竿而起,号角就是这首菊花诗。
菊花在霜雪中,就是百花尽杀之时!
黄巢为啥在科举落第后,写出此诗?就是因为朝廷不以正取第啊!
黛玉的勇,你能想到吗?
宝钗绝唱:一举杀黛玉。二玉联手,把宝钗讽刺得体无完肤。宝钗更是不遑多让。她一出手,黛玉将死无葬身之地,你敢信吗?
“桂霭桐阴坐举觞,长安涎口盼重阳。
眼前道路无经纬,皮里春秋空黑黄……”
宝钗这首诗,同样也是首讽刺诗,她讽刺的是谁?
是贾家!是贾母!更是两位“玉儿”!
1、贾家丑态。
“长安涎口盼重阳”
什么是“长安”?不仅是指京都繁华,更是指长久安宁。

贾家在红楼一开始,就消疏了,富贵不再了。
为了再次富贵,贾家把元春送进宫里了哦!
盼重阳,重阳,就是再次富贵的意思啊!
这句诗,把贾家的丑态,活写出来。
宝钗的潜台词是:别说我们追求富贵,你贾家一族,为了富贵流口水,你看不见吗?
“那宝玉是个丈八的灯台,照见别人,照不见自己的。”
宝玉的奶娘嬷嬷,也说过宝玉是丈八的灯:看来知子莫若母,奶娘对宝玉,是知之甚深!
2、黛玉是罪恶的一部分。
“桂霭桐阴坐举觞”,这句看似写景,其实暗藏刀剑。
前面说过,桂花代指富贵。而“桐”是指什么?
“桐”就是指黛玉啊!
“桐”即梧桐,“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”
黛玉一来,贾家就当她是凤凰啊,潇湘馆的匾额,是宝玉写的,名字就是“有凤来仪”。
桂花和梧桐同坐一桌千觞饮,凤凰还能独善其身吗?
此句言下之意,黛玉混迹于贾家,你还能当傲霜菊花吗?
黄巢如果混迹于富贵丛中,还有满城尽带黄金甲吗?
“皮里春秋空黑黄”,是讽刺贾家最狠的一句:
你贾家就是黑和黄的祖宗,我宝钗黑和黄,还不是和你家一样?

贾家枉称诗书簪缨之族,内里全是黑和黄,你黛玉早已和她们融为一体!
黛玉一生爱竹,爱竹之高洁;她一生以“莲”自比,莲花的花语是:“出淤泥而不染。”
宝钗用一首螃蟹吟,打灭了黛玉一生的希望!
黛玉死后为啥最后像晴雯,被拉到郊外焚化?那是挫骨扬灰啊!
在百花杀的勇士面前,谁能不瑟瑟发抖?
开卷有益,原创不易。
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合法配资开户,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。如果喜欢,欢迎转发和评论,留言或私信互动。
金领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